查看原文
其他

研习营心得|文武艺史:互相参学,本为一体

辛庄师范 2022-06-08


研习营有感

作者:素履


此次参加研习营,偶然开始每天坚持写感悟,十几天下来竟有七千余字。回家之后便整理、汇编,作成此文。

一、武 心随万物转 转处实能幽

“中国文化是一种体验式的文化”。由武入道便是很切身的“践”道。


杨氏太极谱中曾记录“若知天人同体之理,便得日月流行之气”。上句为“体”,也就是无极无为;下句为“用”,也就是相应。一体一用,相辅相成,是“觉”的工夫。


“无极为太极”。通过“觉”来感受天人合一、天地人一体。将自己放空:感受虚无、放松的力量与空间融合;借助身体之外的力量也就是相应的“觉”—势。


故站桩的感觉是松弛,非软懈。站桩时,觉知无极放松之力。“均者,天下之至道也。”站桩要注意均匀之力。就像水、空气:一元、包容;随变化而变化。


内在生发出松和中的力——身体经历固-液-气的质变,化去身体的硬点,由表及里,则近道矣。


开始练习时,外力的施加会让我心里害怕,手上便有了退缩,就丢了。后来慢慢体会到沉下去,外力增加,感受身体哪里顶了,去放松;这样外力越大身体越松,不偏不倚、不顶不丢,慢慢就向“中”的感觉靠近了。


就像走八卦。起初一步一停,虽要有两腿扭转撑合之力,更要松弛有度,方能步步稳重,轻盈。


△钟老师在做示范

另一个练习:将手放松的搭在他人手上,但心意提着,仍不松懈。他人慢慢推力,身体要随着他力走。要做到身体整体运动并非看起来那么轻巧,我经常不知不觉身体就自主运动了,不然便是硬点滞住、僵硬了。习气总是会不知不觉地带动行为。


后钟老师进一步讲解:这些主要都是通过抵抗外力时去感受“相应”之意,再言之也是同频共振。找到身体之间的相应就找到了空气之间的相应。瞬间进入同步的状态:鼓荡空间,与空气产生共振,方能借运外势之力。


所以无论什么练习,其基础都是站桩“四要”:



 一为 头若悬丝,虚灵顶劲


感觉百会被拎起,形容这种状态犹如“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”,《一管笔》中王林海老师说早期青铜器呈现的就是这种感觉。


二为 脚踏虚空,有如履薄冰之意


太极就是借此基础—迈步如猫行。


三为 气沉丹田,却又不失轻灵,仍要保持自然之态。


四为 手若浮瓶。


上课有时站桩突然心念一动,两手就跟随向上浮,就跟在空中飘似的;但是还是感到双脚是沉重的,很难轻盈虚空。站桩几分钟,身上就已不断在流汗。坐下后,虽然大汗淋漓,却不再像刚开始一般燥热,心也静下来了。


静坐时。手臂微有麻热向上的感觉;身体不由自主的摇晃,像在空气中飘动。想到道长讲过有些人在河边练功打坐,身体与河水相融。若掷石于水中,人亦随石落水,身境相应。


原本那几日我正生病,整日感觉昏沉无力。上课练习后身体虽还是不适,但是精神状态被提起来了,感觉清醒很多。


观察钟老师打拳,发现步法亦十分重要。脚下要关注着身体的每一个动势,几乎一直在移动。虽是移动,却很稳、很轻,仍带有桩功之势。道长之前也曾讲过,练剑可以单练步法。步法快了,剑随身行,一招一式也就连贯流畅了。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,只追求外形,脱离规律运行,便会受伤,伤膝盖。


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 钟老师说现在太极套路处处都能学到,但缺少的是这种“心法”的练习。


相比太极,咏春拳更重于实战,发力时靠肘的“寸劲”。所以打出去的不是蛮力,而是带着一种震荡的穿透力。拳拳出,点点清。练习的方式有些像上学期的搏击课,但相反的是身体要放松、提意。形散为念,形聚为意。


△武学组的练习

最后两日是带护具打实战的训练。两人在一个场景下动手,拼的是胆气,是势。他人没有近身时就要有“觉”,立刻进入状态。之后放松是最重要的。一紧张便会妄动,会退。定在那里,底气是沉的。不要用蛮力扭打,浪费体力。直击要害,点到为止。


我鼓足勇气上场,但是和对方互相都没有进入状态。没有真的放下、放松,气势没有出来。所以之后我心情一直比较低落,感觉心里有东西压着。于是晚上又请会拳的同学教练。


我们对打时我总是杀不到近身,出的拳都软弱无力,所以一直被打。从来没有被打过这么重,几拳下去震的身体中心不稳,左摇右晃。其实心里没有那么怕,但潜意识里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神和意是收的,很犹豫。“势”只是一闪而过,很难完全发出来。


练武后身体、心灵有明显的相通之感。一些身体和心理的问题被扩大的投射出来。


我一直以来都是怯和紧的状态。有时做人处事太过优柔寡断。反应在身体上就是出拳怎么都找不到力,软绵绵的;身体不协调,尤其是练上步步法,就像我练三刺剑步法时一样僵硬、迟钝。


所以说要武化,以武践道。一是要养气;养浩然之气。二是要信,真的放得下。就像练习推手,应该是要一直保持松的无极状态,但是手一抬,心便动了,潜意识里就是认为不用蛮力就挣不开。故要练心法练意。感觉一出拳便穿透物质之后。意到神到,意到气到。


马老的书中谈到“内家以桩功炼气为体,以动作为用,动作是无所谓内外家的,什么动作都能打人。”内家拳更重心性上的练习,没有训练,当下立刻松是做不到的。平时就注意不要存对立心。总是情绪容易受事物波动,那在心性上就又丢又顶了。更何谈外在?


就像杜老师上课说写狂草。越是潇洒自如越要沉下去,愈急愈收。落笔要干脆,当下决定。时间的本质就是当下,下一刻有没有不知道,要把握当下。过去了就算了,但当下不能算了,当下就要活好!把握当下没有太多时间浪费于其他的杂念。这是一生的修行。

二、艺 乘物以游心 

•  文以載道   


杜忠诰老师是一位健谈、幽默、活泼的老先生。笑起来很特别。像个孩子一样哈哈的笑,却又有一种从容之气。


讲练书法要从容执笔,意到笔随。意念与(笔)毫端无缝衔接,气意贯通。意随笔,笔牵意。想起丁亮老师分享他练字的经历。将笔握在那里,它自己会动哦。


△ 杜老师在课上做示范

很多事都如此,就像练剑。意到剑尖后,铁剑练完剑尖都会发热。


 而练字的用力之法,就像打太极。力透纸背,笔尖轻(虚灵顶劲、脚踏虚空)感觉力沉、稳。


“太极”隐于生活。像写字,一笔一画,亦虚亦实;像音乐,一轻一重,亦急亦缓。就连开车也有太极之意。开快车谁不会?要的是会开慢车不熄火,照样在运行轨道上。


做人亦是如此道理啊。稳健,学而时习之。把学到的知识汇总为概念,再落实到行动,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习惯。最后不假思索,变成了本能。从容中道。


  “性情即风格”。想要如此潇洒,这个“即”是很难做到的。需要反复的练习,把知识变为本能。


因为要看ppt,老师移坐在讲台边上,而茶水在中间桌上,每次喝水都要走几步。凤娥老师看到后立刻在老师椅子旁放了一个置茶水的小桌子。老师便借此讲到:人要有感,“感而遂通”。像平常所说的“有眼色”也是一种觉知力,需要去“觉”。


“觉”有时并不远。


•  艺以載心    


  一直想体验王林海老师的“霸气”课风,便第一个插班了艺术组。


王老师的课氛围很轻松,大家或站或坐;(像我后来干脆就席地而坐了)像是在开一个品画会一样。但老师并不讲有关画的学术知识。


  王老师说他最讨厌学问了;他关心的是生命—性命之学。现代人强行把世界两分为精神和物质。于是从此“心”、“物”相隔,生命分裂了。而古人不这样。“乘物以游心”,“心物一如”心以物显,物以心明,两者不可分!


所以心性就是气场。感知这个作品的气韵、气象、气质;去体察它的熟悉度。去“觉”这个作品,感觉它就像你自己做出来的一样,和你已经浑然一体。


△ 王林海老师用肢体语言帮助大家体会

这是很不同的。看上去很模糊,隐隐约约却又是清楚的。


因为我是插班生,起初对这些画作没有感觉,有时还会走神。但王老师一句两句的话会突然惊醒我。开始放第一张中国古代作品时,不知怎的,我看着那尊佛像,突然就能感受到王老师所说的心“安”了。


之后一两幅国画也对我有所触动。它们很直接,简单两笔就会让人体会到虚实相生、浑然一体的韵味。我很少在国画中读出这些。


王老师最后总结—中国文化是不断在生长的。从魏晋一直看到民国,会发现画的笔力、气韵一直在变化,很真实!


△ 王林海老师下课与大家交流

学习中国文化就是学习人文传统。就像他在书中写道的:传的是古圣贤的用心之道,统的是“止于至善”。曾子说“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,一句话把人文传统的对待观说清楚了,中国文化行的就是这个“道”,没什么可讨论的。


王老师和黄老师说话语气是很像的,而王林海老师本人就像他在《一管笔》里所说“书道心要”中的“泰”一样—为而无所为。泰者,松放随性,不假思索,不期然而然,莫知至而至,率然成章。


想到黄老师与我们小参中感触的一点——黄老师就一位同学的分享谈到立志。


阳明先生少年便立“圣人”之志。何为立志?就是立你此生都完成不了,却一直在为之努力的大志。我们投身其中,做一个参与者。


就像王镇华老师所说“做的完的事都是小事,做不完的才是大事。”斯坦纳曾说过“你的愿力会把你带到下一世”。这时,当一生结束时就会感觉圆满。觉得只是累了,稍作休息,便潇洒离去。


就像王老师所说的中国文化一样,“志”也是活的。

三、史 人之所游观其所见 我之所游观其所变


在众多推荐下,我又去旁听了林义正老师的历史课。


林老师讲课很温和,思维跳转快,兜兜转转却又不失中心。


是历史课,却在讲哲学。


老师说哲学是学“哲”。名词变动词,不分东西方的一种求“真”的力量。在中国老子就是求“真”,而孔子是求“道”。


孔子,十五立志。“志”,士心也。何为“士”?士至于道(大,大人之学),君子也。子曰:“智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此谓君子。


人称孔子“孔圣人”。就圣人有无“情”一事争议不断。林老师认为“圣人有情而无累”是最贴切的解释。我也觉得虽为“圣人”之称,但其根亦为“人”。若无情感乃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“人”。


下课起立时,看着老师,忽然感觉内心动了一下。老师的平淡的触碰到了我,有种莫名想流泪的感动。

四、文 生生之谓易

“黑板如浊世,白笔且清高。我天天擦拭,天天印心。”


在《学生》中读到这句话时,很有感触。这次在研习营见到这位自称“老夫”的先生—林明进老师。于是我又暗自计划去插班领略一下。


林老师一开始便讲了“元”。中国人很重视这个字。练功讲“元气”;《易经》讲“乾元”、“坤元”,“万物滋始”;《春秋》纪年“春秋元年”。老师又说春秋不是讲历史的。他不是从最初的历史事件写,而是从泰伯让位为始。像《尚书》也是从尧舜开始落笔。“让”就像谦卦:艮下坤上,为地下有山之象。有能力、才艺而不张扬,韬光养晦,很难得。


林义正老师也告诉我们:要把《春秋》当成经去读,而并非史。故大概这就是林义正老师历史课更像哲学课的原因吧。


△ 林明进老师与大家的合影

除了“元”,儒家还重“仁”。“仁”在生活中很多嘛!老师举例:像早上喝的八宝粥,里面就有什么瓜子仁、薏米仁、花生仁……尤其是花生仁,看它的生长过程。一旦授粉后便垂下钻入土中,养精蓄锐,最终结成花生“仁”。道家称之为结成“丹”,精气之本。


“仁”亦是两性之爱的结果。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这个“阴阳”、“道”就是儒家的“元”。而男女性中都各有少量异性荷尔蒙。再观察八卦图的两个阴阳鱼:阴中有阳,阳中有阴。纯阳不相生。转眼看《圣经》。第一篇就是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。


故老师说最早的人性是两性之爱。“性”,“情”相合,谓之“性情中人”。


课间老师一直在讲台上签书。书很多,老师一本一本认真的写。时不时还和站在一旁的学员聊天。我看着老师,觉得很亲切。一种从心底的暖意流露在嘴角的微笑上。


那个课间,我就这样,一边看着老师签书,一边不自觉的嘴角上扬,呆呆地坐了很久。


想到《学生》序言中的一段话:学生,学生。学“生”,是我们一生为人的学“生”之路。生,活的意思。是象征草木出土而生,寓有生生不已之意。


学“生”是一生的学习啊!

五、 感 寂然不动 感而遂通  

•  观戏   


△京剧《天女散花》

八号晚上,京剧老师们为研习营准备了一场演出。第一次认真的看戏,忍不住想把喜悦和满足记录下来。


初次近距离仔细观察演员们的表情、动作、身法;从头至尾都沉醉在他们的一板一眼中。激动的心情就像充了电一样,一直持续到临睡觉。


经过这学期的京剧课,本不喜欢戏曲的我现在也能看出些味道了。有些东西还是要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它的韵味啊!


•  教剑    


△晨练,练剑

很幸运这次研习营能有机会早上带领一些学员练剑。让我体会到很多不同的感受。


一上手才发现,教一群跟教一个人是完全不同的。人多时,最重要的是把握节奏,顾大局。每个人进度不一,开始几天有时会感觉有些着急。后来发现多微笑,心会平静下来,之后便耐心许多。


身心合一,是做老师最重要的。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人学习,甚至只是一个无意识的习惯。所以更是要清、明,被习气带走后影响的可能不止是你一个人。


就像杜老师讲的:教师的意义不在于给学生灌输多少知识,“不愤不启 ,不悱不发”。教师如产婆,帮助接生孩子们本有的天性,启发孩子与生俱来的“觉”。这不容易,稍不慎便会误人子弟,要下十八层地狱的地下室的。


回望两周的课程:艺术组没有讲艺术知识;历史没有讲历史概念;武学组没有讲太极套路…但他们不谋而合的都讲到了“觉”。


这不是一种单纯的“感觉”,而是一种内心,直至全身生发出来的力量,可以感知万物。看这些各科老师每日侃侃而谈,终究讲的是一个东西嘛。


他山之石 可以攻玉。文武本阴阳道生,故互相参学,终为一体。


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。尽矣!”


研习营专题
研习营心得|一次生命的洗礼(二)
研习营心得|一次生命的洗礼
明雨老师|近期学习心得之二: “不见旧耆老,但覩新少年”
明雨老师|近期学习心得之一: 超越一切法的是什么?
研习营心得:百花落尽啼无尽 -- 杜师忠诰先生印象记
研习营心得:天赋万物,各来正应

研习营心得:师从中道者,愿为道中人

研习营心得:生命的光泽

数学组:把阴阳数学带回课堂



★  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,致力于“重建大人之学”。更多信息请登录

     "一滴水“的新浪博客

    阅读   "立品图书“微信公众号

    “辛庄师范”微信公众号

★  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@sina.com

★  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。




 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